主页 > 项目曝光 > 正文

22岁男子被骗缅甸,有民警称能18万“捞人”,已被纪委监委带走

反诈联盟 项目曝光 2025-07-21

一、高薪诱惑:22岁青年落入缅甸妙瓦底电诈魔窟

2024年12月,辽宁葫芦岛居民李敏(化名)的侄子李某某在广东某电池厂因降薪寻求新机会时,被招聘网站上“泰国包机票高薪工作”的虚假信息吸引。未与家人商量便前往泰国后,他立即被控制并转至缅甸妙瓦底环亚园区,沦为电诈集团的“人肉工具”。

在园区内,李某某遭受虐待、殴打和恐吓,通过微信定位偷偷求救。园区主管向家属索要14万元赎金,并威胁“不汇款就撕票”。李敏一家被迫贱卖农具、农作物凑钱,却因担心人财两空而犹豫。此时,一名自称“反诈公益主播”的人士介入,声称认识云南边检民警黄某,可通过“内部关系”解救被困人员。

二、民警设局:18万元“解救款”石沉大海

22岁男子被骗缅甸,有民警称能18万“捞人”,已被纪委监委带走

李敏提供的资料显示,黄某身着警服、出示警官证及身份证,承诺“20万以内即可协调缅军放人”,并签署书面协议:若解救失败,18万元将全额退还。然而,家属转账后仅半个月,黄某便因个人作风问题被纪委监委带走调查,微信被拉黑,钱款再无下落。

值得警惕的是,黄某的行为完全属于个人违法犯罪。云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明确表示,黄某已被开除,其私自收取钱款的行为与单位无关。该总站2024年数据显示,全年侦破妨害国(边)境案件893起,缴获毒品4.8吨,边境地区犯罪率降至历史低点。这一成果与黄某的个人行为形成鲜明对比,凸显“个人贪腐行为不代表单位整体”的事实。

三、案件追踪:跨国联合打击与警方立案调查

22岁男子被骗缅甸,有民警称能18万“捞人”,已被纪委监委带走

2025年2月,中缅泰三国联合行动中,李某某被成功遣返。但18万元“解救款”仍无着落。昆明市公安局官渡分局小板桥派出所已于2025年3月立案调查,云南边检总站建议家属通过法律途径维权。

四、反诈警示:六大核心要点守护家人安全

1. 警惕冒充公职人员诈骗:

黄某冒充民警利用家属焦虑心理,属于典型的“冒充公检法”套路。反诈专家强调“三不一多”原则:未知链接不点击、陌生来电不轻信、个人信息不透露、转账汇款多核实。

特别提醒: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或私人账户处理案件,更不会索要“保证金”“解救费”。

2. 远离海外高薪陷阱:

缅甸妙瓦底地区是当前跨境电诈重灾区,犯罪集团通过“包机票、高薪资”诱骗中国公民。2025年3月数据显示,已有2876名中国籍涉诈人员被押解回国,其中多数人因轻信高薪招聘落入圈套。

风险提示:正规海外工作需通过商务部认证的合法中介,签订中英文劳动合同,切勿轻信“零门槛、高回报”承诺。

3. 慎对“内部关系”解救:

部分诈骗分子冒充“关系人”,声称可通过“特殊渠道”捞人。本案中,公益主播刘安(化名)提供的黄某信息,实为利用家属 诈骗链条一环。

专家指出,此类骗局往往以“快速解救”为诱饵,要求家属绕过正规报案流程直接转账。

4. 跨境维权:及时报警与领事求助

发现家人被困境外,应立即向户籍地公安机关报案,并联系中国驻当地使领馆。根据《领事协助信息登记表》流程,官方会通过外交渠道协调解救,切勿私自支付赎金或轻信“中间人”。

5. 强化个人信息保护

诈骗分子常通过社交平台、招聘网站获取个人信息,针对性设计骗局。李某某的遭遇表明,随意泄露行程、工作状态等信息可能成为犯罪突破口。建议关闭社交平台位置分享,对陌生人保持信息警惕。

6. 拒绝“灰色产业链”

本案涉及的公益主播刘安自称“前反诈中心工作人员”,但其行为已涉嫌协助诈骗。云南边检总站强调,任何个人以“解救”名义收取费用均属违法,公众应通过正规渠道寻求帮助。

五、官方行动:中缅泰联合清剿电诈园区

2025年2月,中缅泰三国联合工作组进驻妙瓦底,控制1303名非法入境人员,其中多数参与电诈犯罪。我国公安机关同步推进“断通道、铲窝点”行动,已摧毁缅北果敢“四大家族”等犯罪集团,缴获毒品、武器等大批物资。

云南边检总站在2024年7月发布的数据显示,其通过群防群治体系调处矛盾1421起,救助群众7100余人次,边境地区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超20%。这些成果证明,打击跨境犯罪需依靠国家力量,而非个人“关系”。

【结语】

李某某的遭遇绝非孤例。在缅甸妙瓦底、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等电诈重灾区,无数家庭因“内部关系”骗局陷入人财两空的困境。我们呼吁:

- 海外务工者:擦亮双眼,拒绝高薪诱惑,签订正规合同;

- 家属群体:保持冷静,通过警方和领事机构合法维权,切勿轻信“捞人”谎言;

- 全社会:共同抵制“灰色产业链”,发现可疑线索及时举报(全国反诈专线:96110)。

反诈不是选择题,而是必答题。守护家人安全,从警惕每一个‘内部关系’开始!

【延伸阅读】

- 三不一多原则:未知链接不点击、陌生来电不轻信、个人信息不透露、转账汇款多核实;

- 海外务工风险预警:商务部“对外劳务合作服务平台”可查询正规中介资质;

- 跨境求助渠道: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(+86-10-12308)。


广告】全网项目交流群
扫码进QQ群,获取最新项目资讯

标签:

秒聊,零撸项目